产品百科

PCR扩增仪

作者:春天 日期:2025-08-06 人气:48

1. 定义与核心功能

  • 定义: PCR扩增仪是一种精密控制的温度循环设备,专门用于自动化执行聚合酶链式反应。

  • 核心功能: 通过精确、快速、可重复地控制样品温度在特定程序下的循环变化(主要是变性、退火、延伸三个温度区间),实现目标DNA或RNA片段的指数级扩增(复制)。它是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医学诊断、法医学、生物技术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设备。

2. 工作原理基础:PCR技术

PCR扩增仪的工作完全服务于PCR技术本身。PCR技术由Kary Mullis于1983年发明(199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其核心原理是模拟DNA体内复制的自然过程,在体外实现特定核酸片段的快速大量复制。一个标准的PCR循环包括三个步骤:

  1. 变性: 高温(通常90-98°C)使双链DNA模板解链成单链。

  2. 退火: 降低温度(通常50-65°C,取决于引物Tm值),使特异性引物与单链DNA模板上的互补序列结合。

  3. 延伸: 中等温度(通常68-72°C,取决于DNA聚合酶的**适温度),DNA聚合酶以dNTPs为原料,从引物开始沿模板合成新的DNA链。
    通过反复循环(通常25-40次),目标DNA片段的数量理论上可呈指数增长(2^n,n为循环数)。

3. PCR仪的核心组件与技术

  • 样品模块: 放置反应管的金属模块(通常为铝或银合金),是温度传导的核心。模块上有不同规格的孔(如0.2ml管、0.1ml 8联管、96孔板、384孔板等)。

  • 加热/制冷系统: 实现模块温度的快速升降。

    • 半导体热电技术: **主流技术。利用帕尔贴效应,通过改变电流方向,同一半导体器件即可实现加热或制冷。优点是响应快、控温精确、无机械运动部件、寿命长。

    • 压缩机制冷/电阻加热: 早期或大型设备采用,制冷快但噪音大、体积大、维护复杂。

    • 空气浴加热/制冷: 利用强力风扇使热空气或冷空气在反应管周围循环。适用于非标准管型或需要快速均温的场景,但温度均一性和升降速度通常不如半导体模块。

    • 水浴循环: 已基本淘汰。

  • 温度传感器: 高精度热电偶或热敏电阻,实时监测模块温度并反馈给控制系统。

  • 微处理器控制系统: 仪器的“大脑”。接收用户设置的程序(温度、时间、循环数),精确控制加热/制冷系统,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反馈进行实时调整,确保温度曲线符合设定要求。

  • 用户界面: 显示屏和按键(或触摸屏),用于程序设置、运行监控和数据查看。现代仪器通常配有USB接口或网络接口连接电脑,使用专用软件进行更复杂的程序编辑和数据分析(特别是qPCR仪)。

  • 热盖: 位于反应管上方,加热**105-110°C左右。其核心作用是:

    • 防止蒸发: 加热使管盖内形成高温环境,阻止管内反应液在高温变性步骤时蒸发、凝结在管盖上导致反应体系体积和浓度改变。

    • 避免冷凝: **管盖上的冷凝水珠,保证光路畅通(对qPCR尤其重要)。

    • 密封加压: 部分热盖设计提供一定的向下压力,确保反应管与模块良好接触,提高传热效率。

4. PCR仪的主要类型

  • 普通PCR仪: 仅提供基本的温度循环功能,用于终点法PCR(扩增完成后通过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产物)。

  • 梯度PCR仪: 在退火温度步骤,模块的不同列可以在一个范围内设置不同的温度(例如从50°C到65°C的梯度)。用于快速优化特定PCR反应的**佳退火温度。

  •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先进的类型。在具备精确温控能力的基础上,集成了荧光光学检测系统。

    • 光源: 激发光(LED或卤钨灯)。

    • 光学系统: 滤光片/光栅、透镜、反射镜等,用于分光和引导光路。

    • 检测器: CCD相机或光电倍增管,检测反应管中发出的荧光信号。

    • 功能: 通过在每次循环的延伸或退火结束时检测反应体系内的荧光信号,实时监测扩增进程,实现**定量(通过标准曲线)或相对定量目标核酸,以及熔解曲线分析(用于产物特异性鉴定、基因分型、突变检测等)。是基因表达分析、病原体检测(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SNP分型等的金标准。根据检测通道数,可分为单通道、双通道、四通道、五通道甚**六通道,可同时检测多种靶标。

  • 数字PCR仪: 将反应体系分割成数万**数百万个微反应单元(通过微滴或微腔室),在每个单元中进行独立的PCR扩增。扩增结束后,通过计数阳性反应单元的比例,实现无需标准曲线的**定量,灵敏度极高,特别适用于痕量核酸检测、稀有突变检测、拷贝数变异分析等。通常包含液滴生成仪和微滴阅读仪(带荧光检测功能)两部分。

  • 原位PCR仪: 用于在细胞或组织切片上直接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保留在细胞内原位进行检测。对仪器温控均一性要求高。

  • 快速PCR仪: 通过改进加热/制冷技术(如更**的半导体模块、反应体系优化)和缩短温变时间,显著缩短整个PCR反应时间(可缩短**30分钟以内)。

5. 关键性能参数

  • 温度控制:

    • 升温速率: 单位时间温度上升的速度(°C/秒),影响循环时间。越高越快。

    • 降温速率: 单位时间温度下降的速度(°C/秒)。越高越快。

    • 温度准确性: 设定温度与实际达到温度之间的偏差。

    • 温度均一性: 模块上不同位置在同一时刻的温度差异(孔间温差)。越小越好,对结果重复性**关重要,尤其对qPCR。

    • 温度稳定性: 在保温阶段维持设定温度的能力。

  • 热盖温度: 可调范围及稳定性。

  • 模块规格: 支持的耗材类型(管、板)和通量(孔数,如96孔、384孔)。

  • **大循环数: 仪器单次运行可设置的**大循环次数。

  • 程序编辑能力: 步骤数、循环嵌套能力、温度梯度设置能力(梯度PCR)、熔解曲线设置能力(qPCR)。

  • 荧光检测能力(qPCR/dPCR):

    • 光学系统: 光源类型、检测器灵敏度、通道数、激发/发射波长范围。

    • 动态范围: 可检测的荧光信号强度范围。

    • 分辨率: 区分微小荧光信号变化的能力。

  • 用户界面与连接性: 易用性、软件功能、数据导出能力、网络连接等。

6. 应用领域

  • 基础研究: 基因克隆、测序文库构建、基因分型、突变分析、基因表达研究(RT-qPCR)、微生物鉴定。

  • 医学诊断: 传染病病原体(病毒、**、寄生虫)核酸检测(如COVID-19, HIV, HBV, HPV, 结核)、遗传病诊断(如地中海贫血、囊性纤维化)、肿瘤基因检测(伴随诊断、预后评估)、**基因组学、无创产前检测。

  • 法医学: DNA指纹图谱分析、个体识别、亲缘关系鉴定。

  • 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检测、转基因成分检测、物种来源鉴定。

  • 农业科学: 动植物病害检测、品种鉴定、转基因作物检测。

  • 环境监测: 环境微生物群落分析、特定污染物降解菌检测。

7. 使用注意事项

  • 程序优化: 引物设计、退火温度、Mg2+浓度、循环数等需针对具体实验优化。

  • 耗材匹配: 使用仪器兼容且质量合格的PCR管/板。

  • 热盖设置: 确保热盖温度设置正确且压力合适(如果需要),防止液体蒸发。

  • 位置放置: 反应管/板在模块中放置平稳,确保良好接触。

  • 避免污染: 严格分区操作(试剂准备区、样品制备区、扩增区、产物分析区),使用带滤芯枪头,勤换手套,定期清洁台面和仪器表面。是PCR成功的关键!

  • 定期维护: 清洁模块孔(避免灰尘影响传热),按照厂家要求进行校准(特别是温度准确性和均一性,以及qPCR的光学校准)。

8. 发展趋势

  • 更快: 持续提升升降温速率,实现超快速PCR(几分钟内完成)。

  • 更小更便携: 开发掌上式、便携式PCR仪,用于现场检测、床旁诊断。

  • 更高通量: 支持1536孔板甚**更高密度的微孔板。

  • 更智能集成: 与核酸提取、微流控芯片等技术集成,实现“样本进-结果出”的全自动检测。

  • 多重检测能力: qPCR/dPCR的多通道检测能力不断提升,实现更高重靶标的同时检测。

  • 成本降低: 推动PCR技术在资源有限地区的普及应用。

总结:
PCR扩增仪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应用的基石。从基础的DNA片段扩增到精密的基因定量和稀有突变检测,不同类型的PCR仪满足了多样化的需求。其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了高度自动化、精确可控的温度环境,使得体外**复制特定核酸序列成为可能,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PCR仪正朝着更快、更小、更智能、更普及的方向发展。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注意事项
本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用临床使用和诊断依据;
涉及产品( PCR扩增仪 PCR扩增仪)可能含有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具体详见说明书;
消费者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涉及产品名称、品牌、型号、中标参考价企业名称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或AI生成,不作为下单采购依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屏蔽处理。
0
0
标签: PCR扩增仪
相关产品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