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知识

牙探针能用来检查哪些牙齿问题?

作者:春天 日期:2025-04-11 人气:18

1. 龋齿(蛀牙)

检查内容:

龋洞检测:探针**可以轻触牙齿表面,检查是否有龋洞或龋齿的早期迹象。

龋齿深度:通过探针的硬度和触感,评估龋齿的深度和范围。

隐裂检查:探针可用于寻找牙齿隐裂,尤其是在咬合面或牙颈部。

2. 牙釉质和牙本质问题

检查内容:

牙釉质硬度:评估牙釉质的硬度和完整性,判断是否存在磨损或脱矿现象。

牙本质敏感:探针可用于检查牙本质的暴露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牙本质过敏。

3. 牙龈健康问题

检查内容:

牙龈出血:将探针轻轻插入牙龈边缘,检查牙龈是否有出血或炎症。

牙龈肿胀:评估牙龈的肿胀程度,判断是否存在牙龈炎或牙周炎。

牙龈附着水平:通过探针的刻度,测量牙龈附着的深度,评估牙龈健康状况。

4. 牙周袋问题

检查内容:

牙周袋深度:带有刻度的探针可用于测量牙周袋深度,帮助诊断牙周炎等疾病。

牙周袋内情况:检查牙周袋内是否有牙石、根分叉病变等情况。

牙周炎症:通过探诊检查牙龈出血情况,评估牙周炎症的严重程度。

5. 牙结石和牙菌斑

检查内容:

牙结石检测:探针可用于探测牙齿表面的牙石,辅助洁治操作。

牙菌斑附着:通过探针检查牙菌斑的附着情况,为洁治提供参考。

6. 牙齿松动

检查内容:

牙齿松动度:通过探针轻轻摇动牙齿,评估牙齿的松动程度,判断是否存在牙周支持组织的丧失。

牙周组织健康:结合探诊结果,评估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

7. 牙周手术后的评估

检查内容:

伤口愈合情况:检查牙周手术后的伤口愈合情况,评估是否有感染或并发症。

牙周袋深度变化:通过探诊评估牙周手术后的效果,监测牙周袋深度的变化。

8. 种植体周围问题

检查内容: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检查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健康状况,评估是否有炎症或感染。

种植体稳定性:通过探针检查种植体的附着水平和周围组织的健康状况。

0
0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