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仪百科知识
1. 定义与概述
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仪是一种基于胶体金标记技术和免疫层析原理的快速检测设备,用于定性或半定量分析生物样本中的目标分子(如抗原、抗体、**等)。
核心功能:
快速检测(5-15分钟出结果),无需复杂仪器操作。
便携式设计,适用于床边检测(POCT)、家庭自检及现场筛查。
广泛应用于传染病诊断、妊娠检测、毒品筛查、食品**监测等领域。
2. 核心技术原理
胶体金标记技术:
胶体金颗粒(粒径10-100 nm)表面吸附抗体/抗原,形成标记探针。
显色原理:金颗粒聚集时因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呈现红色条带。
免疫层析流程:
样本迁移:样本液通过毛细作用沿硝酸纤维素膜流动。
结合反应:样本中的目标物与胶体金标记探针结合,形成复合物。
捕获显色:复合物被检测线(T线)固定抗体捕获,形成红色条带;质控线(C线)验证层析有效性。
检测模式:
夹心法:检测大分子抗原(如病毒蛋白)。
竞争法:检测小分子(如毒品、**)。
3. 核心参数与性能指标
参数 | 意义 | 典型范围/要求 |
---|---|---|
检测时间 | 从加样到结果判读所需时间 | 5-15分钟 |
灵敏度 | **低可检测目标物浓度 | 0.1-10 ng/mL(依检测项目不同) |
特异性 | 区分目标物与类似结构物质的能力 | ≥95%(与ELISA或PCR对比) |
储存条件 | 试剂卡保存要求 | 2-30°C,避光干燥 |
4. 主要应用场景
**诊断:
妊娠检测(hCG**)、传染病筛查(HIV、流感、新冠抗原)。
心血管标志物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
公共**:
毒品快速检测(吗啡、冰毒、大麻)。
生物恐怖剂筛查(炭疽、蓖麻毒素)。
食品**:
农药残留(有机磷)、致病菌(沙门氏菌)检测。
5. 与传统实验室检测的对比
特性 | 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仪 | 传统实验室检测(如ELISA) |
---|---|---|
检测速度 | 5-15分钟,即时出结果 | 2-6小时(含孵育、洗板步骤) |
操作复杂度 | 无需专业培训,单人操作 | 需专业人员及实验室设备 |
灵敏度 | 中低(适合定性/半定量) | 高(可定量,达pg/mL级) |
适用场景 | 现场筛查、基层医疗、家庭自检 | 中心实验室、科研场景 |
6. 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标准操作流程:
样本处理:血液/唾液/尿液样本稀释(依试剂卡要求)。
加样:滴加80-100 μL样本**加样孔。
层析反应:静置等待液体迁移**检测区。
结果判读:肉眼观察或仪器读取T/C线显色。
关键注意事项:
避免试剂卡受潮或高温存放。
严格按说明书时间判读(超时可能导致假阳性)。
血液样本需充分抗凝防止堵塞层析膜。
7. 主流品牌与型号
品牌 | 代表产品 | 特点 |
---|---|---|
Abbott | Alere™ HIV-1/2 Ag/Ab Combo | 四代HIV联合检测(抗原+抗体),WHO推荐 |
万孚生物 | 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 | 15分钟出结果,灵敏度97.5%(Ct≤30) |
艾康生物 | 早早孕检测试纸 | 家庭自检,灵敏度25 mIU/mL hCG |
Roche | SD BIOLINE Dengue Duo | 登革热NS1抗原/IgM/IgG三联检测 |
8. 未来发展趋势
多联检技术:单卡同步检测多种病原体(如呼吸道五联检)。
智能化判读:集成手机APP图像分析,减少肉眼误判。
纳米材料升级:量子点/荧光标记提升灵敏度**pg级。
常温稳定性优化:无需冷链运输,扩大基层应用场景。
9. 常见问题(FAQ)
Q:T线颜色深浅是否代表目标物浓度?
A:胶体金试纸条通常为定性检测,颜色深浅与浓度无严格线性关系(半定量需仪器辅助)。Q:C线未显色如何处理?
A:层析失败,需重新检测(可能因样本量不足或试剂卡失效)。Q:假阳性/假阴性的常见原因?
A:假阳性:交叉反应、过期试剂;假阴性:样本浓度过低或操作不当。Q:环境温湿度是否影响检测结果?
A:温度低于10°C可能延缓层析速度,湿度>80%易致膜吸水失效。
总结
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仪凭借快速、便捷、低成本的优势,成为现场快速检测的核心工具,尤其适用于资源有限地区和紧急筛查场景。随着纳米材料与智能判读技术的突破,其灵敏度和适用范围将持续扩展,推动POCT迈向精准化与智能化。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用临床使用和诊断依据;
涉及产品( 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仪)可能含有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具体详见说明书;
消费者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涉及产品名称、品牌、型号、中标参考价企业名称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或AI生成,不作为下单采购依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屏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