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知识

电动防褥疮床垫

作者:春天 日期:2025-07-07 人气:1

电动防褥疮床垫

定义

电动防褥疮床垫是一种主动预防和**压疮(褥疮)的医疗护理设备。它由可充气的床垫(内含多个独立气囊)、空气泵(主机)、连接管路以及控制系统组成。通过电动气泵持续、规律地向不同气囊交替充放气,动态改变人体与床垫的接触点和压力分布,从而有效减少局部组织持续受压时间,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压疮发生风险,并对已有压疮(尤其1-2期)起到辅助**作用。

核心工作原理 - 动态减压

  1. 气囊分区: 床垫内部被分隔成多个(常见的有18、20、24甚**更多)横向排列的独立气囊。通常分为两组(A组和B组)。

  2. 交替充放气:

    • 电动气泵通过管路向床垫供气。

    • 控制系统按照预设的循环周期(如几分钟一次),交替地对A组气囊和B组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

    • 当A组气囊充气鼓起时,B组气囊则放气变瘪;随后,B组气囊开始充气鼓起,A组气囊放气变瘪。如此循环往复。

  3. 压力转移: 这种交替充放气的过程,使得支撑人体的部位不断、规律地轮换。当一组气囊放气时,该区域压力释放,受压组织得到“休息”,血液恢复供应;同时,另一组充气的气囊提供支撑。这样,没有任何一个身体部位会长时间承受持续不变的压力。

  4. 降低压强: 充气状态的气囊通过增加接触面积,分散了身体重量,降低了局部皮肤和组织所承受的压强(单位面积压力)。

主要类型

  1. 交替式压力气垫床:

    • **主流和基础的类型。 工作原理如上所述,通过气囊交替充放气实现动态减压。

    • 适用于预防压疮和辅助**早期压疮(1-2期)。

  2. 低失压气垫床:

    • 更**的类型。 除了具备交替压力功能外,其气囊通常由更柔软、可塑性更强的材料制成(如硅胶管)。

    • 核心特点: 气囊能根据使用者体型、重量和姿势自动、实时地调整气囊内的气压(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智能控制),使身体“陷入”床垫中,达到更大面积的贴合和压力均化。

    • 失压点更低: 能将皮肤接触面的压力降低到接近**闭合压(约32mmHg)以下,效果更佳。

    • 适用于高风险人群预防、已有压疮(包括较严重压疮)患者的**、极度消瘦或无法翻身的患者。

  3. 静态气垫床:

    • 气囊内充满恒定压力的空气,不进行交替变化。主要依靠气囊的弹性来分散压力。

    • 减压效果远不如动态型。 主要用于增加舒适度或作为极低风险患者的辅助,不能作为主要的防压疮设备。我们通常所说的“电动防褥疮床垫”主要指前两种动态型。

核心功能与特点

  1. 动态压力交替: 核心功能,防止局部持续受压。

  2. 压力调节:

    • 基础型:通常有2-3档压力/硬度调节(适应不同体重)。

    • 智能型/低失压型:可自动或手动精细调节气囊压力,实现**佳失压效果。

  3. 循环周期调节: 可设定气囊交替充放气的频率(如5分钟、10分钟、15分钟一个循环)。

  4. 静音模式: 夜间或需要安静环境时,降低气泵噪音。

  5. 失压/翻身提醒(部分型号): 设定时间提醒护理人员协助使用者翻身(即使使用气垫床,定期翻身仍是**要的)。

  6. 漏气/故障报警: 当床垫漏气或气泵故障时发出警报。

  7. 微环境控制(部分高端型号): 床垫表面材料透气性好,或有主动气流设计,帮助排散皮肤湿气和热量,保持皮肤干爽(湿度是压疮的重要诱因)。

主要适用人群

  • 长期卧床者: 如中风后遗症、瘫痪、严重骨折术后、植物人等。

  • 行动能力严重受限者: 无法自主翻身或翻身困难。

  • 高龄虚弱老人: 皮肤薄、弹性差、血液循环弱。

  • 营养不良/极度消瘦者: 骨突处缺乏脂肪肌肉缓冲,压力更集中。

  • 肥胖患者: 体重过大,压力负荷高。

  • 大小便失禁患者: 皮肤长期受潮湿刺激,易受损。

  • 脊髓损伤患者: 感觉障碍,无法感知不适,血液循环差。

  • 重症监护患者: 病情危重,常需制动。

  • 已有压疮患者(1-4期): 作为综合**的一部分,减少创面受压,促进愈合(低失压型效果更好)。

主要优势

  1. 有效预防压疮: 显著降低高危人群发生压疮的风险。

  2. 辅助**压疮: 减轻创面压力,改善局部血供,创造利于愈合的环境。

  3. 减少护理负担: 相比单纯人工翻身,能延长**减压时间间隔,降低翻身频率和强度要求。

  4. 提高舒适度: 良好的支撑和压力分散能提升卧床舒适感。

  5. 改善血液循环: 动态减压促进血液流动。

  6. 管理微环境: 有助于保持皮肤干燥。

局限性与注意事项

  1. 不能完全替代人工翻身: 仍需结合定时翻身(如每2-4小时)和体位调整,尤其是在骶尾、足跟等骨突处风险极高时,以及处理大小便、皮肤检查等护理需求。

  2. 初期不适感: 部分使用者(尤其敏感者)可能对气囊交替产生的轻微晃动感不适应,需要时间习惯。

  3. 噪音: 气泵工作会产生一定噪音(虽大多设计为静音,但仍存在),可能影响**。

  4. 设备依赖: 需要电力持续供应,断电或设备故障会失去保护作用(需有备用方案如手动充气泵或紧急翻身)。

  5. 移动不便: 体积和重量可能影响转运。

  6. 维护要求: 需要保持床垫清洁、干燥,防止尖锐物刺破气囊;定期检查管路连接和气泵状态。

  7. 成本: 相比普通床垫,购置和维护成本较高。

  8. 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如严重脊柱不稳未固定、某些特殊伤口或医疗状况下需遵医嘱。

  9. 效果差异: 不同品牌、类型(交替式 vs 低失压)效果有差异;需正确选择和使用才能发挥**佳效果。

选择要点

  1. 使用者风险评估: 根据压疮风险等级(如Braden评分)、体重、体型、活动能力、皮肤状况、有无现存压疮等选择合适类型(高风险/已有压疮**选低失压型)。

  2. 床垫类型: 明确需求是预防为主还是**需求更高。

  3. 气囊数量与设计: 气囊越多,交替减压效果通常越细腻。低失压型的气囊材质更关键。

  4. 气泵性能: 关注噪音水平、调节功能(压力、周期)、是否带报警、是否节能。

  5. 床垫尺寸与高度: 确保与床架匹配,高度变化是否影响上下床**(尤其老人)。

  6. 表面材质: 应防水、防渗漏(防尿液等)、透气性好、易于清洁**。

  7. 品牌与售后服务: 选择可靠品牌,确保配件供应和维修服务。

  8. 认证: 确认符合相关医疗设备**标准。

使用与维护注意事项

  1. 正确铺设: 将气垫平整铺放在床板(或板条床)上,避免下方有尖锐物或不平整。禁止铺在弹簧床垫上使用(会抵消减压效果)。

  2. 连接管路: 确保管路连接气泵和床垫接口牢固、无弯折。

  3. 开机与调节: 接通电源开机,根据使用者体重和舒适度调节**合适压力档位(参考说明书)。体重变化大时需重新调节。

  4. 覆盖床单: 在气垫上**须铺设一层薄而透气的床单(通常使用配套的透气床单或普通薄棉布床单),禁止使用厚垫褥、塑料布或橡胶单覆盖(会**空气流通和减压效果)。

  5. 保持清洁:

    • 定期用中性清洁剂擦拭床垫表面和管路。

    • 如被污染(如尿液、粪便),立即按说明书彻底清洁**。

    • 确保床垫完全干燥后再使用。

  6. 防止刺破: 避免尖锐物品(针、剪刀、指甲、**饰、宠物爪牙)接触床垫。

  7. 翻身护理: 即使使用气垫床,仍需按护理计划定时(如每2-4小时)协助使用者翻身、改变体位,并进行皮肤检查。

  8. 检查报警: 熟悉并定期测试设备的报警功能(漏气、断电、故障)。

  9. 断电预案: 准备备用电源(如UPS)或手动充气泵,并制定紧急翻身计划。

  10. 定期检查: 检查气囊是否均匀充气、有无漏气迹象、管路连接、气泵工作状态。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注意事项
本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用临床使用和诊断依据;
涉及产品( 电动防褥疮床垫)可能含有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具体详见说明书;
消费者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涉及产品名称、品牌、型号、中标参考价企业名称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或AI生成,不作为下单采购依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屏蔽处理。
0
0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