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知识

腕关节连续被动训练仪

作者:春天 日期:2025-07-07 人气:2

腕关节连续被动训练仪

1. 定义

腕关节连续被动训练仪是一种医用康复设备,其核心功能是利用机械装置,在设定参数下持续、规律地带动患者腕关节进行被动屈伸活动。它通常缩写为腕关节CPM仪。

2. 核心原理

  • 被动运动: 设备代替患者自身的肌肉力量,驱动腕关节活动。患者无需主动用力,只需放松肢体。

  • 连续性: 设备按照预设的速度、角度和持续时间,不间断地循环进行腕关节的屈曲(向手心方向弯曲)和伸展(向手背方向弯曲)运动。

  • 可控制性: 活动范围、速度、持续时间等参数均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阶段进行精确设定和调整。

3. 主要结构与组成

  • 主机/动力单元: 包含电机和控制电路,提供动力并执行程序。

  • 活动臂/支架: 固定患者前臂和手部,并传递动力带动腕关节活动。通常有可调节的绑带。

  • 控制面板/显示屏: 用于设定和显示工作参数(如:活动范围 - 屈曲角度、伸展角度;运动速度;持续时间;循环次数等)。

  • 电源: 通常为交流电源适配器,部分便携式设备可能内置电池。

4. 主要作用与目的

  • 预防关节僵硬和挛缩: 术后或创伤后早期制动容易导致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挛缩。CPM的持续活动能有效防止这种情况。

  • 促进关节滑液分泌与循环: 被动活动模拟了生理运动,增加关节内滑液的流动和分泌,营养关节软骨,减少摩擦,有助于软骨修复。

  • 减轻肿胀和疼痛: 规律的肌肉“泵”作用和关节活动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物质和水肿液的吸收,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

  • 维持关节活动范围: 在患者因疼痛或无力无法主动活动时,维持腕关节现有的活动度,为后续的主动康复打下基础。

  • 减少深静脉血栓风险: 促进血液循环,降低长期制动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 促进组织修复与愈合: 改善局部血供,为受损组织(如韧带、肌腱、关节囊、软骨)提供更好的修复环境。

  • 缓解肌肉痉挛: 温和、持续的牵拉有助于放松痉挛的肌肉。

  • 为主动康复创造条件: 早期使用CPM减轻疼痛、肿胀和僵硬后,患者能更早、更有效地进行主动功能锻炼。

5. 主要适应症(适用情况)

  • 腕关节骨折术后: 如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舟骨骨折术后等。

  • 腕关节韧带损伤修复术后: 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修复术后、腕关节韧带重建术后。

  • 腕关节置换术后。

  • 腕关节松解术后: 如腕管综合征松解术后(主要针对腕关节活动度维持)、关节囊松解术后。

  • 肌腱修复术后: 如屈肌腱、伸肌腱修复术后(需严格遵循肌腱愈合阶段和医生/**师指导)。

  • 严重的腕关节骨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后。

  • 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 腕关节僵硬或挛缩的康复**。

  • 脑卒中、脑外伤等导致腕关节活动障碍的早期康复。

  • **后腕关节瘢痕挛缩的预防和松解。

6.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 **禁忌:

    • 手术切口或关节内存在活动性感染。

    • 近期发生的深静脉血栓或血栓性静脉炎(活动可能造成血栓脱落)。

    • 关节或其周围存在不稳定性骨折或严重骨质疏松(活动可能加重损伤)。

    • 关节活动可能引发出血(如凝血功能障碍)。

  • 相对禁忌/需谨慎使用:

    • 伤口愈合不良或有大量渗出。

    • 严重的关节肿胀或炎症急性期(需医生评估)。

    • 患者无法配合或表达疼痛(如昏迷、严重认知障碍)。

    • 血管、神经损伤未修复稳定。

    • 对设备过敏。

    • 使用前**须由医生或康复**师评估,确认适用性并设定个性化参数。

7. **应用要点

  • 时机: 通常在术后早期(如24-48小时后,根据手术类型和医生建议)开始使用。

  • 参数设定: 起始活动范围较小(通常在无痛范围内),速度较慢,持续时间较短(如每天2-4次,每次30-60分钟)。随着康复进程,逐渐、缓慢地增加角度、速度和时间。**须严格遵守医嘱或**师**。

  • 疼痛管理: 活动应在患者可耐受的轻微不适或无痛范围内进行。出现明显疼痛应立即停止并告知医护人员。

  • 评估与调整: 需定期评估关节活动度、肿胀、疼痛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参数和**方案。

  • 配合主动训练: CPM是辅助手段,不能替代**要的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和功能性训练。应在疼痛允许后尽早加入主动练习。

8. 优点

  • 可实现早期、**、可控的关节活动。

  • 减轻疼痛和肿胀效果明显。

  • 预防并发症(僵硬、挛缩、DVT)效果确切。

  • 操作相对简单,患者依从性较高(尤其早期主动活动困难时)。

  • 可在家中使用(需经专业人员指导和培训)。

9. 局限性

  • 仅提供被动活动,无法训练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 设备购置或租赁需要一定费用。

  • 需要患者理解和配合。

  • 参数设定不当或使用不当可能带来风险。

  • 不能解决所有导致关节活动障碍的问题(如严重的关节畸形、骨性强直等)。

总结:

腕关节连续被动训练仪(CPM)是现代骨科和康复医学中重要的辅助**工具。它通过提供持续、可控的被动运动,在腕关节术后或损伤后的早期康复阶段发挥着预防僵硬、减轻疼痛肿胀、促进愈合的关键作用。其使用**须在专业医疗人员(骨科医生、康复科医生、物理**师、作业**师)的评估、指导和监督下进行,并需要与主动康复训练紧密结合,才能达到**佳的康复效果。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注意事项
本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用临床使用和诊断依据;
涉及产品( 腕关节连续被动训练仪)可能含有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具体详见说明书;
消费者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涉及产品名称、品牌、型号、中标参考价企业名称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或AI生成,不作为下单采购依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屏蔽处理。
0
0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