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知识

低频电疗仪

作者:春天 日期:2025-07-07 人气:1

定义:
低频电疗仪是一种应用频率在1000Hz以下的低频脉冲电流来**疾病的物理**设备。它利用不同波形、频率、脉宽和调制方式的低频电流,作用于人体组织(主要是神经和肌肉),产生特定的生理效应,从而达到止痛、促进血液循环、兴奋神经肌肉、软化瘢痕、缓解痉挛等**目的。它是康复医学科、疼痛科、骨科、神经科、运动医学科等领域的常用设备。

核心原理:
低频电流的主要作用基础是电兴奋效应和离子动力学效应:

  1. 兴奋神经肌肉: 低频脉冲电流可以改变细胞膜电位,当电流强度达到阈值时,能刺激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肌肉纤维,引起神经冲动传导和肌肉收缩(电刺激诱发的肌收缩)。

  2. 镇痛:

    • 闸门控制学说: 电流刺激传入神经(特别是粗纤维),关闭脊髓背角的“闸门”,抑制痛觉信号上传。

    • 内源性镇痛物质释放: 电流刺激促使**系统释放内啡肽、脑啡肽等具有镇痛作用的物质。

    •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电流引起肌肉节律性收缩(“泵”作用)和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致痛物质(如乳酸、钾离子、炎症因子)的**和代谢产物的排出,缓解缺血缺氧性疼痛和炎症性疼痛。

  3. 促进血液循环与淋巴回流: 肌肉收缩的“泵”效应直接促进动静脉血和**流动;电流本身也可能对血管平滑肌产生刺激,引起血管扩张。

  4. 延缓肌肉萎缩: 对于失神经支配或废用性肌肉,电刺激可模拟正常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收缩,防止或延缓肌肉萎缩,保持肌纤维的生理特性和代谢活性。

  5. 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电流刺激能增加结缔组织的弹性,促进胶原纤维排列趋于规则,有助于软化瘢痕和松解粘连。

  6. 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特定参数的低频电流可影响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

主要技术参数与波形:

  • 频率: 核心参数,通常在 1Hz - 1000Hz 之间。不同频率作用不同:

    • 1-10Hz: 主要兴奋慢肌纤维(Ⅰ型),用于耐力训练、缓解疼痛(如TENS)。

    • 10-50Hz: 兴奋快肌纤维(Ⅱ型),用于力量训练、功能性电刺激(FES)。

    • 50-100Hz: 强直性收缩,镇痛效果较强(如强TENS模式)。

    • 100Hz以上: 镇痛效果更显著(根据闸门学说)。

  • 脉宽: 单个脉冲的持续时间(微秒或毫秒)。影响刺激强度和选择性(不同组织对脉宽敏感性不同)。

  • 强度: 输出电流的幅度(毫安)。以患者能耐受且产生所需效果为宜。

  • 波形: 不同波形具有不同特性:

    • 方波: 刺激作用强,易产生适应性。

    • 三角波/指数波: 刺激作用较柔和,选择性刺激失神经肌肉。

    • 正弦波: 较少单独用于低频。

    • 调制波: 如疏密波(变调波)、间动波、断续波等。通过改变频率或幅度,防止适应性产生,增强镇痛或刺激效果。

  • 调制方式: 改变基础波形的参数(如频率、幅度、通断时间),形成更复杂的刺激模式。

主要**技术/模式:

  1. 经皮神经电刺激:

    • 目的: 主要用于镇痛(急慢性疼痛)。

    • 原理: 通过皮肤电极将低频脉冲电流输入神经(主要是感觉神经)。

    • 参数: 高频(>50Hz,窄脉宽)或低频(2-10Hz,宽脉宽)。

    • 特点: 便携式设备常见,可家用。

  2. 神经肌肉电刺激:

    • 目的: 刺激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引起肌肉收缩。用于增强肌力、耐力训练、肌肉再教育、维持/增加关节活动度、减轻肌肉痉挛、促进静脉/淋巴回流。

    • 参数: 频率通常10-50Hz,脉宽100-400微秒。

  3. 功能性电刺激:

    • 目的: NMES的**应用,通过精确控制多通道电刺激,模拟正常运动模式,诱发功能性活动(如辅助步行、抓握)。

    • 应用: 中风、脊髓损伤等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

  4. 失神经肌肉电刺激:

    • 目的: 刺激失神经支配的肌肉(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延缓萎缩。

    • 原理与参数: 使用三角波或指数波(脉宽长,如100-600毫秒),频率低(<10Hz),直接刺激肌肉细胞膜。

  5. 离子导入疗法:

    • 目的: 利用低频直流电或脉冲直流电将**离子经皮肤导入体内。

    • 原理: 同性电荷相斥,将**离子“推”入体内。低频电疗仪常作为驱动源。

    • 应用: 局部**、止痛、软化瘢痕等。

  6. 间动电疗法: 使用由直流电基础叠加特定低频脉冲(如密波、疏波、疏密波等)的电流,兼具直流电和低频电的作用,镇痛、促进循环效果较好。

  7. 感应电疗法: 应用传统感应线圈产生的双相不对称尖峰脉冲(频率~50-100Hz),刺激正常神经肌肉,用于肌力训练、**废用性肌萎缩等。

主要**应用(适应症):

  • 急慢性疼痛: 颈肩腰腿痛(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肌肉韧带损伤、术后伤口痛、神**(三叉神**、坐骨神**、幻肢痛)、偏**、痛经等。

  • 神经损伤与瘫痪:

    •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缓解痉挛,诱发主动运动(FES),增强肌力。

    •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需用特殊波形)。

  •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肌肉劳损、肌筋膜炎、软组织扭挫伤、废用性肌萎缩、关节僵硬、骨折后康复。

  • 促进血液循环: 周围血液循环障碍(如雷诺氏病早期)、静脉曲张(辅助)、淋巴回流障碍(如淋巴水肿辅助**)。

  • 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代谢: 促进伤口愈合(配合**离子导入效果更佳)、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 内脏功能调节: 缓解平滑肌痉挛(如胃痉挛、输尿管结石绞痛辅助)、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神经源性膀胱)。

  • 其他: 面神经麻痹(辅助)、压力性尿失禁(刺激盆底肌)、**(刺激肠蠕动)。

设备特点:

  • 非侵入性: 操作简便,**性高。

  • 针对性强: 可根据不同疾病和目的选择相应的波形、频率、强度等参数。

  • 效果确切: 在镇痛、肌肉刺激等方面有明确的生理学基础和**证据。

  • 可家用化: 部分设备(如TENS)设计小巧便携,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在家使用。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 **禁忌:

    • 植入心脏起搏器、除颤器或其他重要电子植入设备者(电流干扰可能导致设备失灵)。

    • 恶性肿瘤部位(电刺激可能促进转移?理论上有争议,通常避免)。

    • 活动性肺结核。

    • 出血倾向或正在出血的部位。

    • 急性化脓性炎症局部。

    • 血栓性静脉炎。

    • 皮肤破损、感染、皮炎、湿疹处。

    • 对电流极度过敏者。

  • 相对禁忌/需谨慎:

    • 孕妇(尤其腰骶部、腹部)。

    • 严重心脏病患者(心前区慎用)。

    • 癫痫患者(避免强刺激,尤其头部区域)。

    • 感觉缺失或迟钝区域(易灼伤)。

    • 认知障碍无法沟通者。

    • 金属植入物局部(可能引起局部电流密度过高导致不适)。

  • 注意事项:

    • 电极放置: 清洁皮肤,放置位置准确(如运动点),接触良好,避免电极片下产生灼痛。

    • 强度控制: 以患者耐受且达到**目的为准,避免过度刺激导致疼痛或肌肉疲劳。

    • **时间: 每次通常15-30分钟,避免过长。

    • 皮肤观察: **前后检查皮肤状况,防止过敏或灼伤。

    • 循序渐进: 初次**强度宜小,时间宜短,逐步适应。

    • 专业指导: **次使用或复杂情况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发展趋势:

  • 智能化与精准化: 集成生物反馈功能,根据肌电信号等自动调整刺激参数(如闭环FES);更精确的靶向刺激。

  • 多通道与模式集成: 支持更多通道同步刺激,组合不同**模式。

  • 便携性与可穿戴化: 更小巧、轻便、贴合人体的设计,便于日常使用和活动时使用。

  • 无线连接与远程管理: 通过蓝牙/WiFi连接手机APP,方便参数设置、**记录跟踪和远程专业指导。

  • 个性化**方案数据库: 基于大数据和AI,为不同疾病和个体推荐**优刺激方案。

  • 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结合: 提升FES训练的功能性和趣味性。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注意事项
本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用临床使用和诊断依据;
涉及产品( 低频电疗仪)可能含有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具体详见说明书;
消费者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涉及产品名称、品牌、型号、中标参考价企业名称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或AI生成,不作为下单采购依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屏蔽处理。
0
0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