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知识

干眼检测仪

作者:春天 日期:2025-07-07 人气:2

一、定义与功能

干眼检测仪是一种用于诊断和评估干眼症的医疗设备,通过非侵入性技术量化分析泪膜稳定性、泪液分泌量、睑板腺功能等关键指标,为**提供客观数据支持。其核心功能包括:

  1. 泪膜破裂时间(TBUT/NIBUT)

    • 评估泪膜稳定性,诊断干眼症的重要指标。

    • 传统方法:荧光素染色后观察泪膜破裂时间(TBUT),但可能因染料刺激影响结果。

    • 现代技术: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通过Placido环投影或光学成像自动记录,避免染料干扰,结果更精准。

  2. 泪河高度(TMH)

    • 测量泪液在下眼睑与角膜交界处的储留高度,间接评估泪液分泌量。

    • 临界值:可见光模式≤0.3mm、红外光模式≤0.2mm为干眼诊断标准。

    • 优势:非侵入式测量替代传统Schirmer试验,减少患者不适。

  3. 睑板腺分析

    • 通过红外线拍照或光学变倍放大,量化睑板腺缺失率,评估功能障碍程度。

    • **意义: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干眼症的主要诱因之一。

  4. 脂质层观察

    • 分析脂质层厚度、色彩及分布,判断其稳定性。

    • 异常表现:脂质层薄(无色彩、涂布不均)或厚(色彩艳丽但流动性差)均可能引发干眼。

  5. 眼红分析

    • 通过多等级模板对比,评估结膜充血与睫状体充血程度,辅助诊断干眼相关炎症。

  6. 其他功能

    • 角膜荧光素染色、不完全眨眼分析、睑缘拍照、WTW距离分析、OSDI评分等,**评估眼表健康。

二、技术原理

  1. 光学成像技术

    • 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表细微结构,评估角膜和结膜健康。

    • 泪膜干涉成像:捕捉泪膜表面干涉图,分析脂质层厚度与结构。

    • 红外线成像:量化睑板腺形态变化,检测腺体缺失率。

  2. 非侵入式测量

    • Placido环投影系统:记录泪膜破裂时间,无需染料接触。

    • 高分辨率相机:自动标记泪河形状,计算高度与面积。

  3. AI智能分析

    • 自动识别睑板腺形态、计算缺失比例,生成泪膜破裂分布图与稳定性分级。

    • 一键输出综合报告,提升诊断效率。

三、应用场景

  1. 干眼症筛查与诊断

    • 适用于长期使用电子设备、佩戴隐形眼镜、中老年等高风险人群。

    • 早期发现干眼迹象,避免病情恶化。

  2. **方案制定

    • 根据睑板腺功能、脂质层状态等数据,个性化选择人工泪液、强脉冲光**或睑板腺按摩。

  3. **效果评估

    • 长期跟踪泪膜稳定性、睑板腺形态变化,调整**策略。

  4. 特殊场景应用

    • 角膜屈光手术前后:评估泪膜稳定性,降低术后干眼风险。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监测:辅助诊断糖尿病相关的眼表损伤。

四、类型与品牌

  1. 综合型检测仪

    • 代表型号:美迪信EYESIS、比格威BVD6600、DEA520。

    • 功能:集成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睑板腺分析等10余项检测,支持AI量化分析。

    • 优势:**评估干眼症,适合眼科门诊、干眼中心使用。

  2. 便携式检测仪

    • 特点:体积小、操作简便,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或家庭健康监测。

    • 功能:聚焦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等核心指标。

  3. 专项检测仪

    • 泪液蒸发速率仪:测量眼表面蒸发速率,评估干眼严重程度。

    • 角膜地形图仪:分析角膜表面形态,辅助诊断干眼相关角膜病变。

五、优势与局限性

  1. 优势

    • 非侵入性:减少患者不适,避免染料或接触式测量误差。

    • 客观量化:提供数值化数据,提升诊断准确性。

    • **便捷:AI自动分析缩短检测时间,支持远程会诊。

  2. 局限性

    • 设备成本:高端型号价格较高,限制基层普及。

    • 技术依赖:AI分析结果需结合医生经验综合判断。

    • 患者配合度:需保持头部稳定,对儿童或行动不便者可能存在挑战。

六、操作流程

  1. 患者准备:坐正、睁眼注视仪器光源,避免眨眼干扰。

  2. 检测项目:

    • 泪膜破裂时间:2次瞬目后自动记录。

    • 泪河高度:对准下眼睑与角膜交界处测量。

    • 睑板腺分析:红外线拍照后AI分割腺体形态。

  3. 结果输出:AI生成综合报告,包括泪膜稳定性分级、睑板腺缺失率等。

七、发展趋势

  1. 技术融合:结合角膜地形图、眼表综合分析等功能,实现“一机多用”。

  2. 智能化升级:深化AI应用,提升图像识别精度与数据分析能力。

  3. 便携化设计:开发小型化设备,满足家庭健康监测需求。

  4. 远程医疗支持:通过数据端口实现远程会诊,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注意事项
本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用临床使用和诊断依据;
涉及产品( 干眼检测仪)可能含有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具体详见说明书;
消费者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涉及产品名称、品牌、型号、中标参考价企业名称等信息均来自网络或AI生成,不作为下单采购依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屏蔽处理。
0
0
付款方式
×